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选入监管沙箱的数字函证平台,有望在0年出箱并规模化推广。
监管沙箱是我国防控金融风险、调整监管模式的重要举措。大致模式为,先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中试验,设定一个观察期。若测试成功,可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若测试失败则可总结反思、推倒重来。
银行函证是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核心程序之一,银行函证回函对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识别财务报表错误与舞弊行为至关重要。
数字函证采用区块链技术,发挥其分布式、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优势,确保函证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该项目00年入选监管沙箱名单,目前尚在“沙箱”中试运行。
有大型集团每年函证费用高达几百万元
目前我国银行函证以纸质函证为主,主要流程为:注册会计师编制函证纸质底稿,交由被审计企业授权后,寄(送)达相应银行。银行核对或填写函证内容,签字盖章后寄回注册会计师或交由持身份证明的审计人员带回。
纸质函证除了邮寄成本,会计师事务所还要安排大量人员专门处理函证的填写、发函、催收、回收等工作,银行内部回函也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多道流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记者获悉,业内初步统计,会计师事务所投入银行函证的人力和邮寄成本为-元/份。
据了解,一份询证函从注册会计师填写并寄出到收回通常需要~3个星期左右,银行内部回函流程较长。而且多数银行未建立函证集中处理机制,回函工作均由基层网点线下处理。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曾指出,银行函证的社会成本较高。根据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