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上市潮来了。
作者I杨继云刘博
报道I投资界-天天IPO
今年最火爆的赛道即将诞生一个超级IPO。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动力电池超级独角兽——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创新航)正式提交赴港上市申请。据悉,中创新航的IPO将筹集高达15亿美元,有望成为年港股市场上最大规模IPO之一。
坐落于常州,中创新航脱胎于大名鼎鼎的中航工业,早年营收曾一度超越宁德时代。但好景不长,中创新航从年开始连续亏损,情况危急,直到年7月迎来了一位女掌门——刘静瑜。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的刘静瑜,被外界誉为“财务女神”。在她大刀阔斧的改革下,中创新航仅用一年时间就扭亏为盈,并成功杀入动力电池全球前十。
根据此前的融资,中创新航估值超亿,身后集结了成飞集成、金圆集团、金坛投资、红杉中国、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广汽资本、基石资本、厦门创投、晨壹投资、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等等,投资方队伍名单之长令人咋舌。
电池江湖风起云涌。透过中创新航我们看到,诸如蜂巢能源、格派镍钴、比亚迪电池等等,一只只电池超级独角兽前赴后继冲刺IPO。作为新能源至关重要的一环,电池赛道火爆不已,产业链上挤满了有头有脸的VC/PE。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关乎国运、关乎未来的超级赛道。
会计学出身,4年前临危受命她扛起一个IPO中创新航背后,是51岁的女掌门人——刘静瑜。
出生于年4月的刘静瑜,曾在东北财经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专业为会计学,她是很多人心中的“财务大神”:连续获得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大满贯”,放眼全国,能将这三本证书集为一身的人少之又少。
刘静瑜的工作经历也充满了“临危受命”的挑战。自年4月起,刘静瑜进入中航工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马微电子)工作,这是一家聚焦液晶显示器(LCD)及液晶显示模块(LCM)的专业设计企业。
年,能力突出的刘静瑜被委任总经理一职,当时的天马微电子正处于亏损状态。刘静瑜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将公司一贯的“利润导向”扭转为“客户导向”,由此收获了华为、联想、宇龙、OPPO等一系列忠实客户,订单量猛增。
这是刘静瑜书写的第一个传奇,短短10个月的时间让天马微电子成功扭亏为盈,并且跻身液晶显示行业第一梯队。刘静瑜的能力被中航工业的领导看在眼里,年,上级决定派她接管另一家公司——中航锂电(中创新航更名前)。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航锂电的故事。年,中航锂电的前身天空能源(洛阳)有限公司成立,这也是一家背靠中航工业的公司,有中航工业旗下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孵化,并在隔年增资扩股正式更名为中航锂电。中航锂电曾高光满满,甚至在年营收破10亿,同一时期的宁德时代营收只有8亿,也是在那一年,中航锂电将总部迁往江苏常州。
但这样的辉煌并没有维持太久。在刘静瑜接手之前,中航锂电也和当时的天马微电子一样深陷亏损困境,根据当时的控股股东成飞集成的年报,年、年,中航锂电亏损额分别为3.3亿元和7亿元,大客户接连丢失。
年7月,刘静瑜辞去在天马微电子的职务,从厦门前往江苏常州,加入中航锂电任总经理。7天后,她又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并自当年8月6日起担任公司总裁。
改革同样迫在眉睫。与之前的面板行业不同,动力电池行业彼时已在快速发展,在刘静瑜看来,持续的创新是中航锂电变革的重中之重。于是,她制定了文化与人才、产品与技术领先、品质等三大发展战略,调整市场战略,将旗下三元锂电池产品尽快推向市场,与多家新能源车主签订订单,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年,中航锂电营收达26.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年初,刘静瑜提出了“重启商用车”战略,与厦门金旅、厦门金龙、中通客车、东风汽车等商用车企业均建立了合作。同时,在储能领域的布局也成效初显,公司也随着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刘静瑜再一次拯救了一家公司,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谭瑞松称赞她是航空工业系统的“航空之星”。年11月,中航锂电正式更名中创新航,开启了IPO上市之路。
刘静瑜曾说,“一个新产业的催生、发展,一定要经历激烈的淘汰,可能大家会有一种惶恐不安的感觉,没有哪一天过得从容、淡定,所以不管是做材料、电池还是新能源汽车,我都怀着敬意和敬佩之心,大家都很不容易。”
年入68亿,VC/PE排队争抢去年估值超亿那么,今天的中创新航成色几何?
招股书显示,成立之初的中创新航主要从事磷酸铁锂电池生产,而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电池的需求向三元锂电池倾斜,中创新航也在年开始聚焦三元电池领域。如今其涵盖两大业务: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其动力电池产品包含高电压三元电池、弹匣电池和全极耳叠片电池等。
先从营收看起。招股书显示,年—年,中创新航营收由17.33亿元、28.25亿元飙升至了68.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8.3%。此外公司的净利润由-1.56亿元转为1.12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最核心、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之一,对于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中国来说,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动力电池产业更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
目前,中创新航的客户群体涵盖了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如广汽埃安、长安新能源汽车、吉利联属公司威睿电动、零跑汽车及小鹏汽车等,数据显示,其年1月的装机量为1.2GWh,在全球动力电池中排名第六,在中国第三方动力电池公司中排名第二。
此外,公司在常州、厦门、成都、武汉、合肥、江门等地设有生产基地。中创新航还在招股书中透露,其是中国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中于年至年间唯一一家每年同比增长率超过%的企业:
看起来,中创新航俨然是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公司后,动力电池领域的又一个佼佼者。除此之外,中创新航也是除了同在江苏常州的蜂巢能源之外,又一个被VC/PE争抢的动力电池超级独角兽。
IPO之前,中创新航共完成了3轮融资。年6月,彼时还未更名的中航锂电获得了成飞集成、金圆集团、金坛投资的一轮股权投资;年10月,红杉中国、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广汽资本、基石资本、厦门创投、晨壹投资等纷纷加码,公司注册资本由69.9亿元增至.6亿元。
年9月份,动力电池又一笔百亿融资诞生——中航锂电宣布完成了新一轮股权融资,金额达到亿元,投后估值超亿,刷新了此前由蜂巢能源创下的.8亿元B轮融资的纪录,成为当年江苏创投圈的最大单笔融资。
官方披露,这一轮融资除了得到常州政府、厦门政府、航空工业集团等原股东继续增持外,还获得了武汉、成都等政府国有投资公司、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等支持。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合作方也参与到该轮融资中。
当时,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研究院副院长王小强还对外表示:“在这一轮的实施过程中间,我们也启动了新一轮的第二轮的员工持股计划。中航锂电的融资之路还是非常顺利。”
根据招股书,金坛控股是中创新航的第一大股东,隶属于常州市金坛区政府。在新能源产业扎堆的常州,正在进入IPO收获季。
动力电池上市潮来了下一个世界首富可能在这里中创新航冲刺IPO,只是动力电池火热景象的一抹缩影。
今年1月27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正式在韩交所上市,募集亿元人民币,缔造了韩国史上规模最大IPO。上市首日,LG新能源暴涨99%,市值一度达亿元人民币,一举成为韩国第三大上市公司。
LG新能源被外界称为“宁德时代最强劲对手”,脱胎于历史悠久的LG集团。尽管LG新能源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宁德时代完全压制,但在年开始打入特斯拉供应链,并拿下了来自上海超级工厂的巨额订单,势头变得愈发凶猛。LG新能源CEO权英寿甚至放言,将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
而在中创新航的大本营常州,又一只动力电池独角兽宣布诞生。此前,海亮股份发布公告称,参投基金杭州涵智将以3.22亿元增资蜂巢能源,占其增资后的股权比例为0.7%。这意味着,以此计算蜂巢能源的估值已经高达亿元。
这是蜂巢能源在一年内获得的第4笔巨额融资,融资总额已超过亿元。在其身后集结了包括国投招商、深创投、IDG资本、鼎晖投资、凯辉基金、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华兴新经济基金、弘毅投资、碧桂园创投等一众知名机构。蜂巢能源执行副总裁王志坤曾透露更多融资细节:“事实上,有超过多家机构主动找到我们,要求投资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也在今年1月吹响了IPO的冲锋号。江苏证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