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朋友圈转发“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脱发了”、“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以及“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被00后气死了”等等之类的非常“丧文化”的文章。
然而,当大多数90后沉浸在丧文化中不遗余力的相互调侃的时候,有一批90后已经开始年薪百万了,他们虽然也脱发,也胃疼,但更多时候是在职场中不停奔波,为了一个项目通宵熬夜,也为了考一本证书曾经睡过图书馆,他们就是第一批年薪百万的90后注册会计师。
01
有目的的职业选择,
更容易接近成功。
两年前,我有个大学同学跳进某知名投行的IBD工作,在我们班级留学生群里发红包,请我们吃的是五角场人均的海鲜自助。两年后我们再没时间联系,但他已经变成了年薪百万的投行精英,请客户吃的是黄浦江边人均的概念餐厅。
到现在为止,他都是我们那一届留学生里薪水最高的90后注册会计师,一步一步敲开了自己梦想的职业大门。他比我们更接近成功,大概是因为他更清楚自己一直以来的职业选择。
国外求学漂泊期间,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都是边读书边游玩,也就是所谓的“游学”状态。为了提升GPA,每个人都在抢简单的辅修专业,时间轻松的实习项目,觉得这样似乎就是赚到了,却丝毫没考虑到将来就业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我的这个大学同学就显得有些“笨”,选修了很多和专业没关的科目,天天泡在图书馆学中国CPA,宁愿不要报酬也想尽办法去四大做最苦的审计。
回国后,他顺利进了四大,负责很多IPO项目的审计工作。在最忙的时候,两年时间考出了CPA,还拿下了司考证书。
四大的第三年成功升manager,在别人的内推下得到了投行面试的机会,注册会计师加司考,三年的IPO审计经验,加上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还有阳光正面的形象,面试结束后顺利进入IBD。
其实当年我们都是同样的起点,只不过五六年的光景,差距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作为第一批最早的90后,有的感叹自己用不起00后的护肤品,而有的已经过上了梦想中年薪百万的生活。
02
如果学习的时候将就,
谈工资的时候也会被将就。
开始的时候我是不懂人为什么要为了学习付出自己的全部力气的,明明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一张不错的证书,一份接近满分的绩点真的那么重要么?直到开始工作以后我才慢慢明白,如果学习的时候将就,将来和HR谈工资的时候也会被将就。
工作之后在一个私人轰趴上认识了一个女生,91年,五道口金融硕士毕业,某知名咨询公司工作两年,年薪80万,CPA和CFA双证在手,小学跳过两级,初中跳过一级。看上去人畜无害,没有电视里职业女性的雷厉风行,但看人的眼神自信而坚定。
后来慢慢熟了之后,我才知道其实成功人士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容易,尤其是被社会普遍质疑的90后这一代,你想做的好就必须拼尽全力,成绩优秀,才艺优秀,演讲优秀,就连证书都得比别人又大又多。
谈到她在大学的那段日子,她说几乎就是看书、考证、实习、跑宣讲会不停的进行。我看过她留在朋友圈的寻常一天的时间表,6点起床听两个小时英语,9点去上课,12点吃过饭去听宣讲会,下午3点继续上课,晚上7点进图书馆学CPA和CFA,11点半从图书馆往回走,12点多睡觉。
她的英语口语已经非常棒了,但还是雷打不动的每天花2个小时听最新的BBC、VOA、各种人物的演讲,学习他们面对客户的交流方式,以及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