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搞起来!
一、审计业务类型
1、鉴证业务是裁判性业务,面对面工作,有交付物,有保证程度,只有合理保证、有限保证,没有中等保证水平之说。
2、相关服务是教练型业务,手拉手合作,没有保证程度。
审计语言很有意思,我们没有注意到财务报表没有按照规定编制,那不就是说我们注意到财务报表按照规定进行编制的意思,那好,你拿出证据来,但是审阅又是证据较少,拿不出证据,所以用了带两个否定的语句,多么的严谨,让人找不到茬。医院看病,医生问:有没有过敏史,普通人会说没有,审计人应该会说:至今没有发现过敏史,哈哈。
二、审计要素:
1、五个要素很难记忆,用两条线来记忆。
管理层依靠编制基础出具财务报表给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依靠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给预期使用者。
2、审计证据记忆口诀:内外前后正反无。
3、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于同一企业,但两者并不一定就是同一方。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于同一企业,他们可能是同一方,管理层也是预期使用者之一,预期使用者也可能是员工、未担任管理层的董事,银行债权人,这种情况下,二者可能就不是同一方。
三、审计目标
1、审计的总体目标是对财务报表发表相关的审计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而不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和持续经营能力发表审计意见。
2、认定的类别和运用:
利润表相关认定易错点:
A、虚增收入是违反发生认定。
B、隐瞒成本费用、未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未确认预计负债等是违反完整性认定,强调金额没有记账。
C、准确性认定建立在交易事项真实、没有遗漏的基础上,强调金额计算是否准确,如销售收入算错了、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估计不准是违反准确性认定。
D、截止认定强调交易事项计入正确的会计期间,特别要注意在12月31日前后的交易,要么提前入账,要么推后入账,但是都是真实准确的金额,以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
E、分类认定强调交易事项计入恰当的账户,如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收入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把三个科目给弄混了。
资产负债表相关认定易错点(先定性再定量):
A、存在认定强调期末余额真实存在,帐到证验证。
B、完整性认定强调期末余额没有遗漏,证到账验证。
C、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强调期末余额准确无误,如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影响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相关,影响了账面价值。
四、审计基本要求记忆思路
1、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新员工要学习准则,入职一个月要遵守职业道德,工作满一年要保持职业怀疑,老员工能够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审计团队应该也有这样各类层次的员工。
2、准确性VS事实,一致性VS同行,一惯性VS内在逻辑,稳定性VS时间前后,可辩护性VS审计证据。
3、职业怀疑只和独立性、客观性性相关,与诚信等其他职业道德不相关。
3、审计的固有限制:
财务报表不确定性(会计估计、会计政策运用的不合适),
审计程序的性质(不配合、假文件、真违法)
成本效率原则
来源:神奇的考点母题
注
会
导
师
团
队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