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塘主在上周写了一篇文章《注册会计师薪酬及前景的真实情况,别再被考试培训机构给骗了》,在各大平台发表后,获得了大多数网友的赞同。
但也有部分表示不理解、不认同或者不敢承认,甚至有个别对我进行了诋毁,不排除其是从事考试培训等利益方。
对于这些评论,我逐一回复太累,因此写一篇文章一并回复。
因为有人说我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所以我先介绍下自己的经历:本塘主年通过注会考试,在国内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工作过五年,后在证券公司投行部工作过八年,任部门董事总经理、公司内核委员,有保荐代表人资格,现专职运营证券自媒体,誓做一个只说真话的自媒体。
我们先来看看注册会计师到底是什么?
“注册会计师”这个证之所以存在,完完全全就是因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这部法年10月颁布后,就再也没有修订过。来看看它的核心条款。
它说得很清楚,审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简称“注会”)的法定业务,只有注会能做;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是可以的业务,注会可以做、不是的也可以做,强调一下,会计服务业务是指作为第三方帮企业代理记账,而非企业自行记账业务。
它的最大特征还是第三条,“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应当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意思是,注会这个资格,是为在会计师事务所(简称“会师所”或“所”)执业而生的,你考个证,不进入会师所,只能说你是对审计有业余爱好罢了,为了业余爱好而考证。
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就是一个从事第三方审计的执业资格证书!
注册会计师真有那么牛吗?
《注册会计师证》和《会计证》(现已取消)是类似的证书,都是从业资格证书,只不过《注册会计师证》是审计领域的,《会计证》是会计领域的,考过《注册会计师证》的有25万人,考过《会计证》则有上千万人,这完全符合逻辑,因为监督的肯定要比被监督的少得多。
很多人会说,从考试难度、专业能力、个人薪酬、社会认同等看,《注册会计师证》就是要比《会计证》牛逼太多。
那我来举一个最生动的例子,足球球员和足球裁判。
就考试难度而言,考裁判非常难,应该比考注会还难,而球员根本不用考证,靠的是自己实力说服买家;就需求数量而言,球员数量是裁判的十倍;就专业能力而言,球员的和裁判的,完全不一样,不是一回事;就个人薪酬而言,球员的肯定要远远高于裁判;就相互转换而言,会吹裁判就一定会踢球吗?你让光头科里纳去联赛踢踢看?我们再回到注会资格。
1、从考试难度看
注会考试的难度是很大,那是因为审计工作的需要,就跟足球裁判一样,需要掌握很多裁决知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参加考试的人多了,而注会的需求又非常有限,所以要通过增加考试难度来控制人数,不信你去看看95年左右的考试难度,比现在容易太多;
2、从需求数量来看
目前的25万注会,已经严重过剩了,25万注会中只有11万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挂靠的,说明一下,注会现在是求着会师所挂靠,不仅没有挂靠费还要倒贴会师所,那种给钱找注会挂靠的所极少。
这11万在执业的,超过80%都没字可签,一般只有合伙人和经理才会签字。为什么?原因之一是需要签字的项目就那么多,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签字,拿A股上市公司审计为例,家上市公司,每家需要两名注会签字,就是,关键一名注会可以签多个项目,按五个算,只需要名就够了。
更关键的是,即使是在会师所,《注册会计师法》只要求签字人员要具备注会资格,一个审计项目,往往需要五个到数百个不等审计人员,但只要两人签字就行了,其他审计人员并不需要注会资格。
不仅是法律不需要其他审计人员具备注会资格,实际需求更是如此,考过注会的很多还没有未考过的做得好,因为现在会师所都有自己的标准化审计程序,只要能底子好、能吃苦、肯学习,培养两三年,一般都能变成熟手,合伙人在挑选项目组成员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是否考过试,而在于是谁更能吃苦、毕业院校、是否机灵。
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中,80%以上都不是注会,这个数据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计。
25万注会,只有11万(含挂靠)在执业,其中又有80%的人压根不用签字,是谁他丫的还在鼓吹注会人数远远不够?我认为主要是考试培训机构!
保荐代表人行业,同样是一家上市公司需要两名保代签字,全国保代人数不到三千,其中有一半人已经挣够了钱不干了,真正还在干活的保代只有一千多,就已经过剩了,在裁员了,25万的注会还不过剩?
我认为注会是中国产能过剩最严重的行业,远远比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过剩程度严重!
当然,你要说企业财务领域对注会的需求很大,我只想说,那都不是产能,谈得上需求吗?!
3、从专业能力来看
首先,注会考试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让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而设置的,是挺复杂,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会计人员的核心能力是管理能力,会计本质是一个管理岗位,很多大学都把会计学划归管理学院,因此审计和会计的侧重点完全不一样,如果硬要说注会就多么牛逼,这跟裁判鄙视球员是一样的滑稽!
其次,通过注会考试和成为财务专家是两回事,因为注会考试是理论考试,我们都知道,任何行业只会理论都谈不上高手,谁敢让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做手术?又有谁敢找刚通过司法的打官司?审计也是非常需要实操锻炼的行业,没有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三五年以上经验,不可能成为合格审计人员,更不要谈财务专家了。
就拿“企业合并”这个会计业务来说,我在考注会和考保代的时候都学习了很多遍,在审计和保荐的十余年工作中,实际运用了上百次,到现在,我都谈不上精通,如果仅通过考试,只能说懂一点很浅的皮毛!
你要逮着一个仅通过注会考试的人当专家,跟找一个仅通过驾照理论课考试的人当司机,是一样的不靠谱。
确实有一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极为深厚,这批人的审计经验都在十五年以上。
4、从个人薪酬来看
普通执业注会是比普通财务人员工资高一些。执业注会,在证券资格所,全国有40家,审计员的年薪在6-8万,高级审计员在8-12万,项目经理在12-25万,经理在20-50万,合伙人一般都是百万年薪以上;非证券资格所,全国有八千多家,非合伙人注会年薪在10-20万,合伙人注会年薪极少有过百万的,因为很多会师所年收入都没过百万。
证券资格所的薪酬是还可以,但是,全国只有40家,现阶段,没有重本的学历、吃苦的品质和聪明的头脑,即使考过试了,也很难进去;还有一个数据,无论在里面工作多长时间,80%的人升不了经理,95%的升不了合伙人,想当上合伙人,除了专业,还要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业务开拓能力,大多数不具备这个天赋。
再来看看会计行业,也有很多高收入的,这么说吧,做财务拿高薪的远远比做审计拿高薪的多,特别是那些在上市公司当财务总监拿了原始股的,上市后能值几千万,可秒杀所有合伙人。
5、从相互转换来看
做好审计和做好会计是两回事,前面说过了,会计是管理岗位,要的是管理能力,那些能从会师所跳到企业做财务管理的,得具备管理能力这个先决条件,我估计很多执业注会去企业做财务不到一个月,就会被老板气跑。
就单个企业而言,不会涉及太多复杂会计问题,即使遇到了,也可以找牛逼的注会去咨询就行,而不需要自己也聘一个并不专业的注会。
相反,那些会计经验丰富的,倒是会师所招聘比较喜欢的对象,因为他们有了企业工作经历,做审计可更快上手。
为何有那么多人去考注会?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人数又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万余人,这么夸张的数据,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考试培训机构忽悠。这绝对是主要原因,他们鼓吹注会有多么牛逼、多么紧缺、多么高薪,然后自己把考试培训费赚得盆满钵满,好几家利润过亿,去国外上了市。年.3万注会考生,按万算,人均考试培训花费两千,就是20亿。注会很牛逼的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误导了很多企业的老板和HR,倒逼大家去考试;想改变命运的人太多,很多人误认为靠一个证书就能改变命运;财务行业竞争激励。我国大学、职高等开设的财务专业太多,毕业生太多,而高薪的会计岗位就那么点,逼迫大家考注会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为什么要反对这么多人去拼命考注会?
年,我国有.3万余人去考注会,这么一个极度过剩又要花大量复习时间(平均复习时间至少在天以上)的证书,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很多在校生不好好学习综合知识,而是去准备注会考试,去考一个过剩的审计从业资格,这是教育的扭曲,已经违背了高校教育的初衷;很多企业财务在职人员,不好好工作,花大量精力去考注会,影响了社会效率;很多非财务的在职人员,包括很多理工科的,误以为考过注会就能得到高薪,贸然通过考试改行做财务,加剧了财务行业的过剩,并导致了其他领域的人才流失;很多人为了准备注会考试,放弃了或延缓了结婚、生育时间,既影响了自身生活质量,又对我国人口增长不利;最关键,注会考试对我国财务行业的提升并无多大用处,它只是一个审计从业资格而已,提升财务水平还得靠诚信教育、软件更新、国家监管等。我希望国家能重视这个问题,进行舆论干预和正确引导。
我的建议
对于在校学生,要好好学习综合知识,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考注会,即便你有去会师所发展的计划,在你当上经理(不是经理不用签字,不需要注会)前,会有充足的时间让你去考试;
对于在职财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提升综合素质才是关键,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考注会上,如果综合素质没上来,考上注会反会让你失去一个做好普通财务人员的机会;
对于想通过注会考试改行做财务的,要慎重,财务行业已经非常过剩了,留在你原来的行业机会更大;
对于想改变命运的人,要从学历、能力等方面综合进行提升,仅靠注会成为不了救命稻草!
对于所有人,都不要以家庭、婚姻、生育为代价去考注会,那样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