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于8月26日开考,距今已经不足50天了。对于大部分想要考取注册会计师的考生来说,注会证书将会成为职场发展道路上重要的凭证。而如今就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关键冲刺时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考生们千万不可大意,想要更加有效地备考,那就接着看下去吧~
冲刺阶段怎么冲?抓紧着3个时间节点有效备考
通常大家所提倡的备考四个阶段,分别是预习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当前,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来说,已经进入到冲刺阶段。这一阶段要想做好备考工作,建议考生从三个时间节点展开:
节点1:7月10日至7月25日(15天左右),每天不到两小时,以专题理考点
这一节点考生主要以教材回顾为主,但是回顾教材不是一味地捋着教材按部就班地往下看,而是有侧重地、根据考纲、考情、考点进行回溯。东奥注会6科的《轻一》名师们,将教材的知识点全部打碎,以考点为锚点,以专题为形式,将知识点重新糅合成N个专题。考生花费10-15天的时间,每天花费不到两小时,跟着老师的进度系统地回顾知识,及时查缺补漏,了解考试重难点。
之前备考效果较好的考生,在知识回溯上可能耗时更少,这类考生万不能因此自满,如果时间充足,可以以掌握程度为锚点自行二次回溯,巩固基础。
之前备考效果不好的考生,在专题知识的理顺中会遇到“卡壳”“不理解”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基础没有打牢。不过不用着急,《轻一》名师主讲的逆袭提分班中赠送的双名师基础班,遇到不会、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赶紧在基础班中“补救”。
点2:7月18号开始,注会6科的专项课,分科目击破难点
这一节点考生要做的就是根据科目的特点、难点和考点,进行专项的备考复习。例如,《审计》的科目特点是抽象晦涩、难理解,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考生要着重于记忆与理解。《财管》科目的特点是公式多、计算难、理科思维强。因此很多考生认为,那我就多记公式,大量做题就好了。其实这样的备考方式是错误的,《财管》公式重在理解,只要理解了,哪怕背不下来,也可以将公式推导出来,这样在计算中也能够寻根究理,举一反三。《战略》的科目特点是各种模型记忆难、答题速度要求高。因此备考中要侧重对应试答题技巧的训练,只有掌握答题方法才能在海量的文字表述中找到考点、要点。7月18号开课的金牌领学专题课,就是以科目难点为核心,针对性地提出了击破难点的解决方法。
节点3:8月18日至8月25日(考试前8天),一天一套高质量模拟卷
考前模拟的重要性不用过多地赘述,一方面可以了解题型、题量,查缺补漏,另一方面可以让考生练习手感,保持较好的考感。因此选一套高质量的、紧锁命题方向,高频考点详尽的模拟卷至关重要。在这一节点,小奥为注会小班冲刺集训的学员们准备了《轻四》最后6套题和2套高质量VIP专属模拟卷全力助力考生的冲刺,并配套讲解班对试卷进行逐题精析,让考生快速进入临考状态。上述时间考生科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微调,确保完成学习任务即可。下面我们就针对《审计》《财管》《战略》这三科,的学习进行具体分析。
《审计》:建立流程框架,将“天书”变成白话文
《审计》在注会6科中,素来有“天书”之称,历年的合格率也是仅高于《会计》的“老大难”。该科目特点是知识点抽象、专业术语难理解、理论性和操作性强。因此,《审计》的备考方法应以“建立审计框架+巧妙记忆+学习答题技巧”为主。
“建立审计框架”是因为《审计》教材的知识点比较散,因为我们的教材是根据审计的场景、程序、目的进行设置的,对于不了解审计流程的考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梳理一个明确的审计框架,对于《审计》科目的学习是重中之重。建立框架之后我们就要理解并记忆框架之下的《审计》知识了。因为审计知识比较抽象、用词遣句难以理解的特点,如何巧妙的记忆就成为了考生们关心的问题。掌握记忆方法可以让你的《审计》学习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另外掌握答题技巧也是应试的“法宝”之一,通过真题、模拟题的考前练习和名师的全讲解读能够快速帮助考生找到《审计》考试的“套路”,老师们在课上也会传授考生们答题技巧和方法,帮助考生更好的迎接《审计》考试。
刘圣妮老师将教材打散重新整合,以考点为锚点,全新归纳了十余个专题,用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考点整合起来,帮助考生形成审计框架,系统复习。
注:《审计》专题——表格的课程截止于年7月7日核心速学班的专题课程。想要获得完整课程信息的考生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小班集训详情页面了解获取方法。
表1注会小班冲刺集训《审计》科目的专题具体内容
利用《审计》专题课《巧记巧理解》进行学习,可以浓缩每章精华,提炼得分关键词,拿下审计得分秘钥。例如:思维导图记忆法。
《战略》:紧盯分数“扎堆”章节,集中收割分值
作为注会6科中合格率较高的科目,备考《战略》的考生们一直都比较有信心。而《战略》虽然章节少,但是知识点、考点丝毫不逊色于其他科目,那么我们将要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备考《战略》呢?
《战略》的备考方法要以“框架理解+记忆+答题技巧”为主。首先要明确《战略》各章节的逻辑关系,明白《战略》的整体框架,就可以避免很多考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而后再根据框架进行记忆,这样整个《战略》“森林”就全盘在你的脑海中了。然后根据历年《战略》考试题目长等特点,学习并训练答题技巧,帮助学员快速提炼题目重要信息,并“踩到”得分点。
注会《战略》科目《轻一》的作者田明老师,将《战略》教材根据考点拆分成若干专题,让知识更加系统,完整。
表2注会小班冲刺集训《战略》科目的专题具体内容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仅“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两个专题内容,就已经价值62分了,再加上“风险与风险管理”专题的17分,仅过半的内容就达到了79分。也就意味着考生可以战略性放弃其他分值较小的专题内容,将全部的复习备考精力放在这三个专题考点上,学透、学懂就能大概率地“上岸”。
除了解《战略》各章节考点、分值分布外,想要备考《战略》还要从其科目的特点入手。一直以来,“主观题体量大、各种模型记忆难、答题速度要求高”是历届考生们的痛点。因此,通过《主、客观题分类记忆》课程的学习,小题记忆关键词,大题搭建记忆模型。例如:用关键词速查法进行记忆。
《财管》:掌握基础公式记忆方法,避免掉入死记硬背"陷阱"
《财管》科目的特点就是公式多,计算多。因此,历届考生经常会出现一道题算了半个小时,题目做不完就到时间的窘境。面对这样的难题,其实一味地做题刷题,没有理解,没有掌握知识是不对的。
采用“巩固知识+刷题+科目专项理解+模拟”的方式学习《财管》,能够在理解的基础记忆公式,举一反三。《财管》的知识不是孤立的,很多章节的知识点是有联系的,闫华红老师通过整理归纳,将教材“打碎”,再串联起来,形成了专题的内在联系,从考点角度出发,带领学员回溯大纲。
表3注会小班冲刺集训《财管》科目的专题具体内容
《财管》科目公式多、计算量大、理性思维强,因此可利用常识推理、画线、公式等多维方法解决整本科目计算难题。例如,用最大最小法解题。
无论何种形式的学习计划,学习者都要独自登山,名师、课程起到的不过是教练或陪伴的角色。漫天星光沿途散落,长路尽头总有灯火。已经到了注册会计师的冲刺阶段,希望考生们能够抓紧备考时间,在年的注会考试中收获满满。
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审计》《财管》《战略》备考方法,其他科目请查看同系列下篇文章。关于具体专题中的考点详解和考情分析,想要获得完整课程信息的考生可以了解一下注册会计师小班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