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路天使
6年前,为了督促自己备考,张萌建了一个CPA学习打卡群。群成员从最开始的二十多个人增加到了人。
里面有研究生、基层工作人员、宝妈,什么身份的人都有。他们因为一张CPA执业资格证聚集在一起,而拿到证书的人始终是少数。
CPA(CertifiedPractisingAccountant)是注册会计师的简称,被称作国内最具含金量的证书之一。它不仅是财会从业者求职的敲门砖,也是升职加薪、进入“四大”(四大会计事务所)和投行的必备证书。
没有财会从业者不想成为注册会计师。/
注会菌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数据,年,CPA报名人数高达.15万人,近几年每年都能保持20%左右的增速。年报名人数达到.7万人——几乎是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万人)的一半。
同时,CPA也是难度最大的考试之一,被称作“考试界的马拉松”,6大科目,规定5年内全部考完;如果第5年没有过,则第1年的成绩作废,一切从头再来。
每年考试结果公布,群里都会进行一场高调的仪式,送别零星几个拿到证的人,“恭喜××成功上岸”。留下羡慕、哀叹和希冀扭结在一起的备考生,无怨无悔地继续向终点冲刺。
CPA的华丽光环
距离年CPA考试还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张萌的考试群里又陆续进了不少新人。
最近群里最活跃的一次,来自于一位新人的提问:“为什么报名完成,要两个月后才能缴费?”老群友当即解答,这是注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特设的“报考冷静期”,因为每年冲着CPA名气报考的人太多,但最后参加考试的不到一半。
张萌就是被CPA光环吸引的,记得那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聊到了自己正在“四大”和投行工作的学生,人手一本CPA证。
这张证书,几乎是从事财会从业者的“荣耀金牌”,先不说金字塔顶端的“四大”和投行,就是在普通求职平台上,有了CPA,就意味着升职加薪的绝对优势。从招聘网站看,CPA经常作为一个附加优势选项出现,除去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银行、金融行业也格外青睐CPA。
这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近30万人的巨大缺口。材料显示,注册会计师位居“未来10年中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榜首。
刚上大二的张萌觉得CPA可望不可及,只不过,一个月薪百万的光明未来开始在他心里有了雏形。在毕业找了第一份工作之后,张萌随即加入了CPA考试大军,并建了这个考试交流群。
承包所有高大上想象的职业,其实是加班重灾区。/图虫创意
在CPA具象的光环之上,我们很容易看到考生们寄托在上面的一个个梦想。
一直以来,没有上大学都是杰雄心中的一个遗憾。最近一两年进入单位的同事,大多是本科生,甚至还有研究生。杰雄感受到无形压力,他日渐觉得自己的学历可能会让他一辈子陷进去。他决定试一试CPA考试,“考中了肯定有很大帮助,考不上就算是增加知识了”。
“饭圈女孩”嘉瑞也想要考CPA。大学毕业后,嘉瑞在一家私企当会计,工资低得可怜,“想追爱豆、买周边,只当一个小小会计根本养不起欧巴”。在她心里,CPA约等于高薪。
对于规划性极强的丽秀来说,考CPA是自己“5年计划”中的第一步,接下去是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管理会计师、税务师......一点点攻破。
“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人士”——CPA的光环照耀着每一个人。
一场马拉松
在网上搜索CPA,你会看到前几页都是“CPA为什么这么难考”的词条。CPA难考,是所有考生的共识。但丽秀说,它的难度和稀缺让她感到兴奋,“我觉得有值得努力的目标,毕竟我的目标就是专业、无可取代”。
有人说真正的成长,就是接受自己是“普通人”这件事。/Unsplash
在所有财会从业者或者学生心中,CPA的含金量在于“有了CPA算是拥有了高级财务专业知识储备”。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CPA的考试难度。
考试一共6个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多,考试涉及的范围广。每科教材平均页,想要拿下其中一科,必须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张萌说,真正备考的人,全凭自己啃完教科书,因为光是复习重点知识,任务都很重了。
CPA的含金量并非浪得虚名,它考察的是对财会知识的实用性和开创性的理解。特别是审计和财务管理这两个科目,考察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记忆,还有考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这无形中增加了自习的难度。
考试难度只是其中一个维度,对所有正在备考的考生来说,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如何坚持下去”。
很多人往往中途放弃。/pexels
CPA科目多、知识点多,意味着复习周期长,备考CPA就像参加一场马拉松,路途漫漫,道阻且长。
张萌说,因为CPA报考限制,只有拥有专科或者本科相关专业学位的人才能参加考试,于是大多数报考CPA的人,都只能边上班边复习。
张萌的朋友圈里有很多经常在凌晨后学习的人。“上班时间复习根本不可能,做这一行平常工作都很忙,在事务所工作的更不用说,只有下了班才能复习。”
在第3年备考的时候,丽秀也在朋友圈打过一阵时间的卡,“越努力越幸运,今天又是充实的一天”,挑灯夜战之后她有点兴奋。但实际上,却是用脑过度之后,因脑神经过度紧绷而带来的失眠。
已经进入第4年备考的小雪感觉到,最近两年的考试内容越来越灵活了。在她的书桌上,堆着二十多本厚厚的题集,有一半准备要扔掉,“一旦有新的准则下来,你就得学新的内容。今年课本变化很大,去年买的所有题都不能用了,得重新买,这意味着从头再来”。
上面是刚换下来的书,下面则是刚买来的书。/小雪供图
CPA没有分数线,过了60分就算及格,也就是说,CPA考试,竞争对象是自己。正因为这种性质,很多人把CPA考试当成自我挑战。用丽秀的话来说,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在她的网盘里,保存着从各个考试群里找来的材料和讲课视频,有些已经看了,大多数只是静静躺在那里。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丽秀的学习计划由每天下班3个小时变成了每天下班4个小时,从晚上9点持续到凌晨1点。
张萌说,除了极个别的学霸,没人真心喜欢这种耗时耗力又烧脑的“酷刑”。高考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他还会梦见当年那些写不完的卷子、感受到后背发凉的那种恐怖感。
高考的噩梦挥之不去。/图虫创意
可是,CPA的马拉松,比起人生的马拉松又算什么呢?
今年必须上岸!
从有自我意识开始,丽秀就有一个清晰的女强人梦,她梦想像“穿普拉达的女王”一样,脚踩高跟鞋、端着咖啡、优雅地穿梭于办公室,干净利落地处理工作。
她对“努力”有一种执念,好像这是自己唯一能掌控的事情,反之,“不努力,就焦虑”。出于对人生目标清晰的规划,高考时,她报考了当时最热门的、就业前景最好的财务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丽秀进入了一家老牌家电公司后,才发现很多事情并非努力就能改变的。公司财务系统老旧,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老板固执又专断,丽秀还因为年轻气盛被骂了一通。
这种挫败感,延续到了第四份工作。已经在职场打拼了六年的丽秀觉得,“被生活的毒打之后,已经认清现实,女强人是当不成了,能当好打工人就不错了”。
丽秀高中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从此以“女王”为榜样。/《穿普拉达的女王》
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对生活现状也渐渐束手无策。隐隐约约地,她把这场CPA考试当成了人生目标。生活越来越不可掌控,努力也不一定有回报,可考试相对公平,讲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逐渐地,考CPA也成了一种执念。今年是丽秀CPA考试的第5年,前4年她只过了最简单的3科。剩下3科,只能在今年考完,否则功亏一篑。尽管小心维持着内心的平衡,时不时在朋友圈发着正能量的励志话语,但丽秀还是有点绷不住了。
小雪也在张萌的CPA交流群里。工作两年后,意识到工作的瓶颈,她辞职考了两年研究生,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学校。曾经,她把扭转人生颓势的希望寄托于考研,如今临近毕业,她发现考研给她带来的增量并不多,最要命的是成绩总是垫底。
相比起“狼性十足”的“年轻”同学,小雪在“认清事实”后变得佛系。她“不那么执着于考试结果”,相反更看重CPA复习时带来的知识收获。她沉浸在学习带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中,这种满足感会短暂地让她忽略研毕论文选题和之后的就业问题。
《我存在的时间》/
文姐姐的大暖男李俊明是群里最爱说话的人,今年是他备考的第五年,在这场学习的马拉松中,他越来越乏力,像一个年久失修的弹簧。专注力不够,复习不到半小时就忍不住看一下手机。
为了“脱机”,他学着群友下载了一个自律APP,坚持一段时间不看手机,APP里的树就会长出一点;如果忍不住拿起手机,树就会枯萎。
张萌说,几乎所有“大龄”考生都有着同样的“学习疲惫感”,下班回来太困了就喝咖啡熬夜复习;周末带着面包,早早钻进图书馆占座,然后复习一整天;有的宝妈只有深夜把娃哄睡着了才能起来看会儿书,即便是这样,还是感觉到学习效率低。
对小雪而言,情况就更糟了,经常陷入看不进去的状态。她觉得自己的学习疲惫感,是从高考的时候积累过来的。
最近,有调研显示大学生们纷纷陷入“学习疲惫”。/Unsplash
在这个CPA交流群里,鲜少有人知道的是,群主张萌最后一年甚至专门辞职在家考试,结果还是挂了两科。在这期间,张萌开起了CPA资料铺,眼看生意越来越有起色,他索性放弃再考了。
群里也发生过10年没考过的“惨案”,那是一个在工厂当会计的大哥。不过大哥心态很好,“没考过也不打紧,努力过就有收获”。张萌说,即便考不过,大部分考生还是对CPA持正面态度。丽秀也觉得,只有在备考学习的过程中,才感觉到自己“没那么浑噩”。
也许,考试的意义已经不仅是筛选的门槛,而更像是一种征服之后彰显能力的勋章;至于备考过程,也被赋予了另外的意义——“有目标地学习”,这可能是年轻人的“迷茫生活”中,为数不多能获得充实感的事情了。
当我问丽秀今年考不过要不要继续报名的时候,丽秀回答得斩钉截铁:“没有这个选项,今年必须上岸。”
没有别的可能,我们必须成功。/
注会菌我仿佛看见了CPA考试的彼岸,小美人鱼终于得到了双腿,脱离了“苦海”,奔向了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