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财会类证书众多,其中含金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中级会计职称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很多会计人都会选择先考过中级会计,再拿下CPA。这样规划是非常科学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这两个考试的考情对比:
答案一目了然:考完中级会计师要不要冲注册会计师,答案是“要”!考完中级会计师冲注册会计师,难度大不大,答案是“不大”!!!
一:考完中级再冲CPA的优势
第一:通过两三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建立起了财会思维,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高校毕业的跨专业的CPA考生,即便出身名校,依然觉得CPA很难考,因为他没有系统的财会思维,学起来定是事倍功半,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第二:通过中级的考试,我们已经完成了CPA近半数内容的学习。此时是一鼓作气拿下CPA的最佳时机。CPA三座大山:会计、财管、审计,已翻过两座,有了会计基础以后学习税法和审计也会容易很多。虽然CPA的考试内容更多、难度更高,但整体的知识点重合率高达80%-90%。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对通过CPA考试信心倍增。
二:考完中级再冲CPA的复习建议
第一:报考科目安排。第一年:会计+财管+经济法+税法;第二年:审计+战略。
中级及CPA考试时间都是在8、9月份,也就意味着通过中级后,有一整年的复习时间,我们要利用好这黄金一年,因为如果非在职财务人员,没有实务经验的情况下,知识点遗忘速度是很快的,所以我们要趁着记忆深刻的时候多冲刺几门。税法与会计的联系很紧密,可以放在第一年一并复习,当然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时间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税法放到以后年度也是没问题的。但是一定要在记忆深刻的时候冲刺会计、财管及经济法,力争一次通过,避免反复复习造成心理压力。
第二:选择适合的网校课程。CPA教材比中级会计要厚很多,内容多且表述晦涩,选择网校老师的帮助是必备环节。我们要跟紧老师的节奏,了解考试的考情、重难点、知识点考查方式等至关重要的信息,这些我们自己通过学习教材是很难掌握的。选择网校后,通过基础班、习题班、冲刺串讲班的三轮复习,通过CPA考试并非难事。
第三:调整心态,快乐学习。财会考试是一场持久战,考试的科目多、范围广,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再此过程中,难为会出现焦虑、自我怀疑的情绪,我们需要知道,一张证书除了是我们专业能力的证明,还是扩宽自己知识面、建立财务人思维的最佳途径,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我们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实现目标的获得感。
已经通过中级考试的小伙伴们,快快卷起来,只要肯努力,定能通过CPA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