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会CPA六科通关攻略经历篇

一、前言

感谢上天眷顾,让我用两年时间顺利通过注会六科,平均成绩70+。自忖天资不算聪颖,所以对这个成绩还算满意。考注会之前,我也看过别人的经验贴,看完之后就知道不适用于我,我不可能完全参照。况且我本身也是律师,经济法科目甚至就可以轻视,所以看别人经验贴只是参考,从里边找出些有用的信息。

对于注会这种过关性的考试就是那么残酷,60分是个界线,59分和60分的差距不只是1分,59分只能重来一年,而60分,可以写经验贴。而60分的经验贴,更应该是看看算了,后来者不一定有人家的好运气。

此外,我年考过了会计和财管,以为掌握了复习的方法,年的四科,遵从执行即可,轻车熟路,想必不会太过艰难。可到了复习的时候,才发现具体的科目还是需要进行调整的。自己的经验都未必适合自己,何况他人?

但也不能说经验完全无用,学习之前,通过经验贴可以知道使用哪些资料,哪个老师讲的好等等。当学习遇到障碍之时,比如税法增值税章节,浩瀚繁杂,那么多的税率、税收优惠,完全不可能记住,我一度觉得能通过税法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然后我在知乎上搜索税法经验贴,才知增值税章节是税法的高峰,跨越之后便是一马平川,并且,那诸多的税率、税收优惠,是没有必要全部记住的,考试常考的也就那么几点;知此之后,便也不求完全记住,只求理解关键要点;于是从心态上便觉得税法不是障碍了。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经验乃他人之经验,未必适合自己,但以史为鉴,择其有益者而从之,亦可少走弯路,起事倍功半之效。

本经验贴分为经历篇和经验篇,经历篇只介绍学习经历,经验篇为经验总结和一些个人的思考。

二、缘起

关于我为什么要考注会?我在之前的回答中也有所提及,具体可见《参加注册会计师(CPA)考试是一种什么体验?》(原标题是《参加年注册会计师……》,后来年了,有人把问题给改了)和《律师为什么要考注会?》。简单地说就是年换工作面试时被问及懂会计吗?我答我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回答完后感觉从业证太过寒酸,注会才算霸气。于是便有了考注会的念头。人就是这么奇怪,之前一直坚持的想法,在某个突然的瞬间就会被改变,恰如当年少年情怀,时空里一个简单地跨越,你我便再也找不回从前的一切。我之前觉得术业有专攻,学好法律就可以啦,根本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考注会嘛。但就是那次面试,我觉得我可以去考个注会,不考注会的时候,那空闲的时间我不也没去钻研法律吗?

三、科目选择

年的春季,我已经决意要离职,在和主办律师单独吃饭时,我说了离职的想法,然后聊到了未来的打算,我说了我想考注会。领导说我当年也想考过,但看到财管的那些公式,还是放弃了,你要考就从最难的考,不然简单的过了也没意思。我深以为然。之前我知道会计最难,但领导说财管最难。下午到所里后在QQ上问一个已经通过CPA的校友老乡,她说审计最难。然后我就决定报会计、财管和审计。

四、第一年

四月只是报了个名,也在上班的路上通过知乎搜索了许多经验贴,决定了用东奥的教辅资料,然后在中旬买了会计、财管、审计的轻一,没想到还带着教材。收到货后就在那儿放着,五一假期才开始看。先看的会计前两章,看的过程中我就开始盘算,年注会是在10月13日考试,只剩五个多月的时间了,到九月后要以真题为主,那就必须在四个月的时间内复习三科,平均下来也就是四十天一科,如果看教材的话,估计是没那么多时间了,一个月也就能勉强过一遍教材。同时,我也觉得录音太浪费时间,一百多节课,哪有那个时间听啊?于是我决定放弃教材和录音,只看轻一。

前几章还好,配合轻一后的练习题,基本还算能够掌握。可到了长投、金融资产的章节,就完全懵逼了,一上午也只能看两三页,还不知道写的是啥。这不行,录音还是得听的。我新入职的工作有种不太适应的轻闲,刚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感觉我注会有戏。后来待了一个月,我又提出了辞职,但给公司足一定的招人时间。这期间我更加轻闲,于是在单位没事也就听听张志凤老师的录音。之所以选择张志凤老师是因为他是轻一的主编。基于相同的逻辑,财管我听的是闫华红老师。本来我盘算着休息日一天至少可以学习10个小时,1.5倍速听10节课不成问题,后来发现账不能这么算,人脑接受信息还是有限度的,听录音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暂停,可能需要重复听,我基本上一天能听五六节课就感觉累的不行了。

离职之后我有一个月的空窗期,刚好可以全职学习。期间回家了一趟,在火车上,上铺的姑娘找我换零钱,然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