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部刚刚发布中级和CPA科目互认互免

财政部刚刚发布重要文件!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科目互认,减少重复评价,畅通各类会计人才流动、提升的渠道。

具体怎么做?何时才能实现?继续往下看!

CPA+中级互认互免,你支持吗?(单选)

支持!提高考证速度,加速人才培养!

虽然是好事,但似乎很难实现

不支持!请两大证书各自美丽,保持清高!

其他想法,评论说出你的想法

01

财政部刚刚发布重要文件

建立注册会计师与中级考试科目互认!

近日,财政部   

中级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范围面很广,几乎和注会差不多,不过学习的内容整体比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浅,是注会的缩略版,比如注会中的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第十六章本量利分析、第十九章责任会计浓缩到了中级的第八章成本管理。

但中级会计没有涉及期权、企业价值评估、产品成本计算、短期经营决策、业绩评价、管理会计报告;中级会计多了第九章中的纳税管理,不过这部分不是考试重点。

3.注会和中级会计的《经济法》,二者的重合度在60%。

中级会计经济法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民法、商法、税法和经济法。

民商法内容和注会大体相当,包括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制度,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新增了仲裁与诉讼相关内容和保险法的相关内容。

税法相关制度部分需要学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内容(注册会计师的《税法》有此内容);经济法相关制度多了预算法、知识产权法和政府采购法相关内容。

三、科目难度和介绍

《中级会计实务》被公认为是难度最大的一科,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出题灵活,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内容一直是考生很难攻克的难度章节。

《财务管理》难度适中,公式复杂、计算量大,很多公式比较抽象。考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做题总结来强化对公式的应用,提高计算能力,掌握答题技巧。

《经济法》难度相对较低,内容较少,它的难点在于要背诵很多法律条文,学习起来会比较枯燥。考生需要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理解记忆,另外可以结合历年真题和题库进行训练。

03

同时备考中级+cpa

科目搭配建议

中级会计考试难度有限,单考的话完全可以一年三科。如果打算中级会计和注会同时备考,也可以根据以下情况搭配,做到事半功倍。

一、1年内必须过3科中级

针对这个需求的同学们,通过中级是第一要务,因此绝不允许有坑队友来被动“掉段”,所以在9月份中级考试结束前,不建议学习注会知识,而是在中级考试结束后,再全身心投入到CPA的备考中!

1、中级三门+CPA经济法

解释:对于精力和时间有限的考友们,1个月备考1门CPA是比较合理的,而经济法是CPA中难度中下的一科,知识体系较为独立,即使遗忘也不会影响后续考试。

2、中级三门+CPA财管

解释:CPA的财管难度中上,但考点相对稳定,掌握中级财管的知识体系后可以通过刷题来快速从中级思维转化为CPA思维,但是CPA的财管计算量较大,大家要做好充分复习练习+思想准备哦!

3、中级三门+CPA会计

解释:CPA的会计毋庸置疑是整个CPA的难点,且知识体系与其他科目多少会有联系,可以说拿下了会计就占领了CPA的“军事要塞”,在有中级基础的前提下,1个月内拿下会计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哦。

4、中级三门+CPA财管+经济法

解释:避开CPA会计,加大马力冲击其他两科,需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中级和CPA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异同,快速适应注会思维,同时没日没夜的学习……

5、中级三门+CPA会计+财管+经济法

解释:对于可以在考完中级后1个月内冲击三门的同学,请收下小编的膝盖,这样的方案适合于考霸级别的同学,要求拥有网状学习思维,不求甚解的快速过知识点,达到从输入到输出的状态。

6、中级三门+CPA会计+财管+经济法+税法

解释:首先,一年单独备考注会4科,就很有难度了,需要你付出高于其他人的时间和努力,同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同样重要。

二、前期已通过中级部分科目

去年已通过部分中级科目同学,今年的压力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中级的成绩保留期只有2年,所以策略与上面一直,必须以通过中级为第一目标,建议在中级考试结束后再冲击CPA。

1、已通过中级的任意1科:中级2科+对应1科CPA

解释:以中级为主的前提下,建议以通过所有中级科目为首要目标,毕竟关乎“钱途”,剩余一科在一个月内冲刺一下,是可以完成的。

2、已通过中级的任意2科中级1科+对应1科CPA+其他

解释:中级的成绩保留期限只有2年,所以只剩1课的考生,压力是又小又大,所以不要贪心!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先把中级拿下,在考完之后的一个月内,尽全力拼注会。

但很遗憾的是,中级会计考试每年的通过率都不到25%,主要原因是很多中级考生都被这些情况所困扰:不知道从哪里学?怎么学?考点太多无从下手、备考时间很短……因此备考不是“死记硬背”就能拿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