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身边人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想通过考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想看看考证这条路能否走通,特搜集以下观点:
观点一除了一线城市外,包括内地各省会提供高端财务类岗位的机会是很少的。CPA证书在事务所的用处比企业大,但是事务所更多是需要干活的人,而不是签字的注册会计师。财务这个行业上限很高,同时下限几乎没有。地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取决于地理优势,何况一个非高新技术行业呢。财务人可以选择不断深造提升自己,随时准备和好机会撞个满怀,但是社会大环境是残酷的,更多的是放平心态,手里最基础的工作做好也是一种伟大。最后,真有能力的财务人也不可能只有死磕财务这一条路,同时拥有高情商高智商强沟通的人干啥不行呢。观点二本科毕业后在事务所先干了三年,25岁考到的CPA,之后进了体制内做公务员。体制内的岗位,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和中级人民法院,我考那年都招CPA。身边的CPA小伙伴,有在银行搞风控的,有在国企融资平台搞投融资的,有在高校做内部审计的,基本待遇都还挺好的(当然要大富大贵的算不上)。CPA的含金量还是可以的,我们这三线城市就是个含金量很高的敲门砖,毕竟6+1考下来的人综合素质肯定比普通财务人员要高,所以要去够高的平台才能够体现CPA的价值。观点三女主主要是这两点限制了在财务行业的职业发展:一、30岁左右只有证书,没有丰富的各岗位经验和大平台履历。二、未婚未孕。一般在某个行业深耕到30岁,再加上CPA,找工作还是挺吃香的。观点四在一线城市当然会比二三线或者其他城市起点高一些,初级核算在8K-1W,但现在很多公司招的是外包。如果希望拼一把拿到年包50w以上的薪资,选好行业和公司,学历,考证一定是加分项。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开始工作后就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定必须得吃得苦中苦,并且要坚持8-10年以上(这就很考验人了)。对很多财务人来说,做专业的事会比做管理容易.如果你也是的话,那么选择方向往财务BP转,专业原则要守好的同时,搞懂业务也要搞懂人,拎清厉害关系,老板们都喜欢聪明心里有数嘴巴又紧的。观点五别好高骛远,别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要敢于接受自己的平庸,不要看不上自己找到的工作。小公司做个小会计其实挺好,业务量不大,不会太累,虽然挣得不太多,但是糊口日常基本是够用的,也不要担心以后怎么过。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过法,不要总问自己“社会上那么多富人,怎么就不能是我呢?”,因为不富有的人远远更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最重要的。请每个人客观评价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身边有什么资源!努力去了解这个世界吧,世界很大,在下决心之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最后,每一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