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18条、《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45条和《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27条。近日,《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34条出台,是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1+N”政策配套文件之一。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有助于打通梗阻、畅通循环焕发市场活力。今天,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出席。
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戴颖简要介绍了《若干措施》的制定背景、主要考虑和主要内容并答记者问。
《若干措施》提出了哪些助企纾困新政策?
企业又能享受到哪些福利便利?
跟发改君一起重温会议要点
营商环境改革“前情提要”
今年以来,北京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国家《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截至8月1日,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亿元;社保缓缴政策惠及3.4万家企业约万人,缓缴金额达到60亿元;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惠及6.3万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金额近亿元。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北京市坚持不懈大力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截至目前——
本市年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营商环境5.0版改革项任务完成83%,取得一系列新的突破和成效。
市场环境更加公平便利,全面实现企业开办1天免费办结,累计73.85万户企业全程电子化开办,“全程网办”率超95%。
先后推出5批项告知承诺审批事项。
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建立全市统一的4等9级信用评价标准,完成万家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
市场监管、文化市场、水务等领域个轻微违法事项依法不予或减轻处罚。
投资贸易更加自由便利,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1-6月,北京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进一步压减至28.86小时、0.77小时。
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等类电子证照在个体工商户登记等个事项中应用,电子签章在远程开立银行账户等56个事项中应用,烟草专卖零售许可等个高频事项“一照(证)通办”。
制定宗旨紧抓“服”“快”“准”
《若干措施》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今年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实施方案的配套政策之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立足“主动办”“加快办”“方便办”,推出一批针对性强、见效快、兑现方便的改革举措,推动政策精准直达快享,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加快恢复发展。具体有以下3方面特点:
突出一个“服”字
坚持企业有所需、政府有所应,以更高标准提升服务质效。《若干措施》把为企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市、区、街乡镇三级企业服务体系作用,广泛开展企业服务大走访,强调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有效服务。充分发挥“服务包”机制和企业服务热线作用,主动问需、全力帮扶、精准施策,对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和诉求,边研究、边推进、边落实,帮助企业复工达产,加快恢复发展。
着眼一个“快”字
通过数字赋能、流程再造,以更大力度提升政策兑现和企业办事效率,实现审批快、办理快、见效快。《若干措施》大力推行涉企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大幅压减申报材料,让企业网上办事更加快捷,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快享”,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一照通办”“一件事一次办”。
锚定一个“准”字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痛点堵点,出实招、见实效,切实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比如,完善歇业备案制度、延长经营许可有效期限、简化异常名录移出手续、拓展信用修复渠道等举措,切实解决企业因多种因素影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持续在准入准营改革上精准发力,推行“一业一证”和“证照联办”合并改革、加大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压减出口退税办理时间、提升高新技术货物通关效率等措施,为企业扩大经营、稳定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重振市场活力
《若干措施》共34项措施:
全面强化企业服务,助力企业加快恢复发展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疫情、稳经济、助企纾困”走访服务活动。6月份以来,各部门、各区、各街乡镇领导按照分区域、分领域、分行业、分类别,广泛开展走访,市、区两级已走访企业家,解决问题诉求件,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政策等方面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帮助企业及时兑现纾困政策,指导协调企业复工达产,支持企业新业务、新机构、新项目加快落地。下半年企业拟开工重大项目41个、投资额多亿元。
强化市、区、街乡三级企业服务机制。发挥“服务包”机制作用,针对企业急难问题和困难行业集中诉求,采取“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等多种方式,加大协调解决力度。提高行业和属地管家服务质量和效率,坚持“接诉即办”“一诺千金,一抓到底”,对于纳入“服务包”的咨询类事项,24小时内予以答复;对于复工复产类诉求,7日内办结。上半年,累计服务企业数量达到1.3万余家。
更好发挥企业服务热线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企业服务热线将建立企业诉求分级分类办理机制,优化问题受理、协同办理、结果反馈等流程,缩短办理时限,通过“工单直转办理一线”、提高“即问即答”比例等方式,高效办理企业问题和诉求。1-7月,企业服务热线累计受理问题3.45万个,解决率86.38%,满意率92.70%,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复工复产。
大力推进“全程网办”,全面提升线上服务
推动全部涉企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目前,本市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比例已达到97%以上,在此基础上,将加快建设“全程网办、集成联办、跨省通办、移动可办”的数字服务平台,提供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同时,持续推动中小微企业首贷补贴等事项网上办理,加快实现全部涉企服务事项“全程网办”。
实行惠企政策网上查询和兑现。为有效提升政策可获得性,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将于8月底前开设惠企政策专区,提供快速准确查询服务,并对新出台的政策同步发布政策解读、办理指南和联系方式。通过电子税务局主动甄别、自动推送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减征地方“六税两费”等政策,所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企业“免申即享”、自动减免。
加快优化企业网上办公环境。持续推广电子印章应用,继续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电子印章,同时鼓励存量企业办理电子印章,重点在政务服务、金融、商务等领域推广电子印章应用,企业使用电子印章可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和开展银行开户、银行贷款、签订合同、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出具证明等经营活动。年1月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电子印章以来,已累计发放多万枚,并实现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为企业“不见面”办事打下良好基础。
更加便利企业开办经营,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名称自主申报服务,实现名称自动精准比对,畅通新兴行业名称申报渠道。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经营范围自主公示试点,充分展示企业个性化产品、推广特色服务和宣传品牌特色。着力提高外资企业开办便利度,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
便利企业快速准入准营。对于餐饮、零售、文娱、乡村民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领域,加快推行“一业一证”,实现办理经营许可时“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证准营”。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推行“一业一证”与“证照联办”合并改革,企业只需填报一套材料,即可同步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
优化许可办理流程。探索开展特殊食品生产许可、餐饮领域食品经营许可远程核查,允许企业通过视频等方式提交核查和整改内容,市场监管部门线上审核发证。针对企业因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的,允许延期换证。
完善歇业备案制度。3月份,本市出台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制度,截至目前,已为余家企业办理了歇业备案。《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歇业期间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不视为违法行为;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可在1%—4%范围内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让企业能够“歇歇脚再出发”。
大力支持企业拓展业务,创造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加大对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支持力度。完善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支持预留中小微企业份额、给予价格扣除优惠等内容,提升中小微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竞争力。将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幅度由6%—10%提高至10%—20%;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将价格扣除优惠幅度由2%—3%提高至4%—6%,为中小微企业中标政府采购创造更多机会。
采取多种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受疫情影响申报、缴纳税款有困难的企业,进一步压减审批时限,申请当日完成延期申报审批、9个工作日内完成延期缴税审批。优化企业出口退税办理流程,对出口退税信用好的企业阶段性实行3个工作日内退税到位,加快企业资金回笼。
精准施策提高企业办事效率。提升高新技术货物通关效率,允许在企业提供的符合条件的目的地实行海关查验。优化不动产登记网上信息查询功能,逐步实现“以图查房”。加强二手车交易管理和服务,取消二手车过户发票工商验证事项,在全市各交易市场提供“一站式”交易服务。
拓展企业信用修复渠道。对于受疫情影响未按时申报年度年报的市场主体,免予相关行政处罚;9月30日前申报的,不予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对于列入异常名录的企业,完成地址变更或年报的,简化异常名录移出手续,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办理移出。在信用中国(北京)网站开通被处罚企业“信用豁免申请”服务和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一口申报”渠道,为企业信用修复提供便利。对受疫情影响产生的企业、个人延期还贷等失信行为,由银行等机构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分类采取针对性纾困措施,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对于已报送的予以调整、依调整后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
答记者问
记者:去年底,北京市出台了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请问目前进展如何?有哪些新的突破?
戴颖:今年以来,北京市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截至目前,本市年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营商环境5.0版改革项任务完成83%,取得一系列新的突破和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市场环境更加公平便利
提升企业准入准营便利度,全面实现企业开办1天免费办结,累计73.85万户企业全程电子化开办,“全程网办”率超95%。推动降低企业银行开户和支付成本,年均为企业减免费用超6亿元。1-7月,新增市场主体15.03万户、同比增长3.37%。全面推广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每年为供应商节省购买标书费用余万元、节省时间40万小时。
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着力推动监管规范有序、精准高效,推进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抽查,今年以来全市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批次,检查企业2.51万户次。推行柔性执法,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城市管理等领域个轻微违法事项依法不予或减轻处罚。
投资贸易更加自由便利
更加精准服务外资外贸企业,1-6月,北京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进一步压减至28.86小时、0.77小时。完善“单一窗口”跨境电商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43个公共海外仓信息。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出台《北京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累计认可注册会计师、教师等项境外职业资格。
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7%以上。先后推出5批项告知承诺审批事项,实现线下当场即办,线上0.5个工作日办结。纳税便利度持续提升,余项办税缴费业务网上办,91%的发票审批业务实现全流程自动办理。率先推出“购房资格绿码”网上服务,拟购房人网上登录、半小时内即可获得购房资格核验结果,已提供10万笔审核服务。
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是本市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北京市将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强统筹协调,明确部门职责,下发任务台账,加强督导落实,使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和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