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认识的朋友里面,有好几位今年都备考注会会计,而会计也可以说是公认的注会难度的制高点,学透会计也有助于审计和财务管理两个科目的理解,所以先说说我是怎么学会计的。
我的学习方式不一定有普遍借鉴意义,我对各个科目特点也没有特别研究过,只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都不敢建议说该怎么学会计,只敢说我自己是怎么学会计的。
听基础班课件、看书做笔记、做真题、听串讲班课件、做模拟题,这是我每一科的基本学习顺序。
注会会计基础班一百多个课件,教材七百多页厚,一共三十多个章节,内容确实非常多,学习一遍就很耗时,学透更是不容易。
所以能不能找到一条主线,沿着这条线快速的在大量知识中抽丝剥茧、披沙拣金,很有必要。
学习有很大部分时间不过是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听课看书笔记,还能回忆起几个特别的时刻,这应该就属于我学这门课不一样的地方。这些时刻串联起来,我觉得我的会计之路自始至终就把握了一条线,两个字:
分录。
对于分录,能先理解再记忆,自然最好,但实在理解不了,那不妨先背吧。
年重考从业资格证的时候报了培训班,虽然大学时期自学考过从业资格证,但是时隔几年已经连借贷都搞不懂,完全轮回零基础了,老师第一天就写了销售收款和采购付款的两组分录,让我们不问为什么,只需要先死记硬背下来。
去年考初级的时候,我唯一能回忆起来的地方就是我把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现在的债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现在的其他债权投资或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几个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价值变动和处置的分录死死的背下来了,其实考完了也没理解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到中级的时候,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怎么都理解不了,串讲班老师说实在理解不了就花点时间背下来,考试时要是遇到类似题,先把分录写上去,数据实在推不出来,也会得一半分(这一点不适合初级和税务师的会计,因为这两个考试全是选择题,没有主观题)。
我觉得很有道理,硬背了几个早上,然后某一天晚上做题写分录直到十二点,坚持不看答案,自己默写了大约四张A4纸,后面一核对,对了大约百分之八九十,从那以后,再也没惧怕过分录,虽然还没到信手拈来的程度,但一般业务都能懂得去转化成分录表示了。
考注会的时候,七月份听完课件了,其他科都是看教材做笔记,会计教材我也买了,可我知道教材我肯定看不懂,至今一页教材都没有翻过。但是不做笔记心里又没底,所以最终决定会计的笔记不同于其他科的做法,会计的笔记,我直接从头至尾:
抄分录!
其实会计这门课,理解是肯定的,可理解也得建立在有足够多的积累,一开始的积累可以是那种常用的,简单的,比如从业资格证时的销售收款和采购付款,这是企业最常规最频繁的业务,那时连借贷方向都经常搞混,科目名称都记不住,只能把常规的先记住,循序渐进,不要贪心。
到了初级的时候,常规的分录不是问题了,懂得来龙去脉了,但金融资产这几个稍复杂的分录又不好理解了,初级我是自学,当时就不懂为什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处置时一定要转投资收益,两个科目都是损益类的,转与不转不会影响最终的利润总额,为什么还必须转,当时只能记着,到了中级,才慢慢明白不转不行,这涉及到递延所得税的问题。
中级时候背下来的合并抵消分录,也是在注会时渐渐理清了一些逻辑,所以我是在熟记了分录的情况下再去听课理解,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分录为什么重要?
会计是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靠这门语言来描述、呈现,会计做三件事:确认、计量、报告。首先确认经济业务归到哪个科目,是借方还是贷方,确认多少数,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通过分录来表示,至于报告,我真正把报表学透,是在财务管理的财报分析那一章,根据郑晓博老师的资、债、股、收、利、存这六字诀来熟记看透报表。
所以会计这一科,我觉得重点还是分录,能把分录写出来,那说明是理解了经济活动实质和确认规则的,所以再厚的书,再多的准则,如果能转化分解成每章节那几个重要常规的分录,也许能通过分录去抓住会计的主线。
说说教材变化的问题,注会六科中,会计和税法的变化是较多的,所以很多人比较担忧这个问题,怕变得面目全非找不着北了,但我觉得一点都不必恐慌,收入和金融资产两章变得比较多,但年教材出来的时候变化基本定型了,只是细则未出,所以并不影响现在先学着年的课程和教材。
首先,问问自己,你学过会计没有,如果学过,那学透过没有。
如果没学过或者没学透过,那现在直接学习新的,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