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和CPA都是财经类证书中认可度比较高的。
其中ACCA针对的是IFRS,即国际会计师准则,在国内主要是一些港股上市公司会根据IFRS编制报表。
CPA针对的是中国会计师准则,在国内适用范围更广,A股上市公司及国内中小公司均以此为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了解两个证书适用性的不同之后再来分析该如何选择证书备考。
01
如果你是学生党,推荐ACCA
从报考条件来分析
ACCA的报考限制对大学生很友好,凡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即可报名成为ACCA的正式学员。
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顺利完成了大一全年的所有课程考试,即可报名成为ACCA的正式学员;
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先申请参加FIA资格考试,通过FFA、FMA和FAB三门课程后,可以申请转入ACCA并且豁免F1-F3三门课程的考试,直接进入ACCA技能课程阶段的考试。(注:申请FIA资格考试的学员,可以不满足以上1、2项条件,并且没有相关年龄限制)。
这也是ACCA友好之处,完成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申请一个证书,可以写进简历。
从持证年限来分析
ACCA每年四个考季,每年报考科目限制为8科,也就是说如果是学霸完全可以一年半持证。这样对于学生阶段的实习有很大帮助。
从考试难度来分析:ACCA考试由浅入深,有助于同学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相较于CPA,ACCA这种循序渐进式的备考有助于提高通过率。
但是众所周知,ACCA考试成本较高:基本上一门元人民币左右,另外从报名开始需要每年缴纳会员费元人民币左右。而且科目多达13门,需要有很高的自律性和持久性方能持证。
02
在职或大四及以上学生,推荐CPA
从适用范围来分析
在这里我们先说一下持有CPA本身最重要的权力:签字权,即执业CPA持有人可以签署财务报告审计意见。
这一点是ACCA无法赋予的。另外由于我们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国内企业,CPA的认可度更高。
以四大为例,虽然四大会审计港股、美股公司,但现阶段很多在港股上市的企业会倾向于在国内科创版上市。同时国内四大给CPA的Qpay是要高于ACCA的。这从侧面印证CPA比ACCA更“值钱”。
如果想要从事偏金融领域的考生,无论是券商或是基金等,都建议考CPA证书。这些机构的客户都是国内企业,很多招聘要求上会说明preferCPA、司考、CFA等。
虽然CPA难考,但是毕竟是通过率的考试,只要是认真复习,加上正确的备考方法和合理的规划,拿下CPA证书不是难题。
从知识体系来分析
虽然ACCA渐进式学习能有效提高通过率,但他的弊端在于深度不够。
CPA作为国内财会第一考,通过经年累月的积累形成了广而深的知识体系。六科考试能够带领考生涉猎财会行业的大多数内容。
并且考CPA的同时,学有余力的考生还会搭配中级会计、注册税务师等证书一起备考,几类证书具有共同性,在同等水平的面试者中CPA能够提高简历含金量。
除此以外,我们在选择之前也需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CPA一年一考,而且备考周期较长,对于事务所和从事会计行业的考生较为友好。每年可以在淡季有较为充足时间复习。
CPA报名费较便宜,很多考生如果实在没时间复习,弃考成本较低。在这里笔者建议未来想从事财务行业的在校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大四及研究生在校时间来备考CPA。
另外CPA持证人数较少,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是CPA和ACCA都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持有的证书,两者也各有优劣,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分析。
——插播一条广告——
如果你想知道更详细的考纲变动,或是对备考有疑惑,不知道如何高效复习,科目搭配,一定不要错过4月1日晚19:30的审计考纲直播。
1、审计大纲变动简介
2、通过业务学习审计课程案例
3、审计学习难度分析
4、审计与其他科目的备考搭配
5、CPA岗位发展以及前途
6、三年六科如何备考
另外,还有考纲对比电子版,一起送给大家,助力精准高效备考!
添加备考规划师
回复“审计考纲”
免费领资料预约直播
??????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