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倒计时50天,相信每位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看着倒计时的日历一页一页撕去,内心越来越紧张。但是CPAer们,稳住,距离注册会计师考试还有5个月呢!
重点在于,大家一定要用对方法学习,正确的方法就犹如是好的开始,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了。今天要教给大家的是运用思维导图去学习,也叫“框架法”,即从框架入手确定正确的逻辑结构,再对每个知识点细致学习,这样自然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有效地努力!
什么是“框架法”
框架法是BT学院名师李彬自创的学习方法,且已帮助80位学员一次拿下六科CPA。(李彬老师,零基础一次性以高分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且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21天突破注会」系列丛书作者)。
科学证明,人脑对于图形的记忆能力远远大于文字,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通常都要对文字做图形化的处理。
学习框架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文结合学习工具。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做一个图形化的梳理,不仅可以让我们理清思绪,还可以加深我们对于文字的记忆。
它还把各级考点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有利于CPA考生快速掌握必考的知识点,如图:
所谓框架法,就是“从宏观到微观”,然后“从微观回到宏观”。
正如战场,正如“血战钢锯岭”的战况惨烈,因为他们从下往上进攻,导致被动挨打。学习也是一场战斗,我们也需要“从上往下”来进攻。
如果是自学,那么框架法的应用如下:
1、学习整本书前,先翻一遍本书的大概章节,大致了解一下各章的内容,对本书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2、学习每章之前,将每节的标题列出来,将每节的几个黑色大内容也可以列出来,比如合同法:
合同法概述——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终止——违约责任
从这个每节的标题中我们就发现:合同订立了到底能否生效?生效了怎么履行?履行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提供担保也可能变更?完成或者不能完成合同要终止,终止了谁有过错谁来承担责任。
通过这个章节标题的列表我们可以对本章有个初步了解,当然可以进入到每一节再稍微了解一下。
3、心怀框架,进入细节的学习。
第三步就是进入到每节的细节学习,在细节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一点点的乱,但是在乱了之后就跳出细节重新去回顾一下“2”所列的框架,给自己定位一下目前学到了什么内容,什么知识,跳出来理顺之后再深入学习下去。
4、重新整理框架,重新回到“宏观”。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完了本章,这个时候不要急急忙忙地学习下一章,而是重新把之前的框架完善详细一下,这个时候你的框架就正式形成,然后将这个框架不断地熟记于心,你会发现这章知识你已经彻底掌握。
如果有上直播课,那么框架法的应用如下:
1、每科的第一课花1个小时带领熟悉整本书的内容,对整本书有大致的了解,对每章有大致的了解。
2、在每章的学习中,花半个小时将本章的内容稍微详细的讲述一遍,达到对本章稍微详细的了解的程度,也是为了消除学生心中的障碍。
3、进入到每章节的细节学习,但是直播每天学习几十页,可能学到中间又会模糊,这是也需要跳出细节回到框架定位一下自己当前的学习进度。
4、最后学完了重新回到框架,这时对框架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同时可以把细节知识也加入进框架,让框架的血肉更加饱和。
5、在第二天或者以后抽各种空隙,回忆一下这篇总结好的框架,这样学习起来就更加轻松。
运用框架学习的特点
1.比讲义更概括,比章节目录更有条理
李彬老师的框架图的知识点,结合CPA官方教材及BT学院课程讲义提炼精简而成,比讲义更概括,比章节目录更有条理。
2.40页以内的框架海报,把书读薄,再由薄到厚,融会贯通
每科30到40页的框架图,囊括书本内容,打破了原有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从整体到细节,把书读薄再读厚,融会贯通,加深记忆。
当然,即使没有李彬老师的框架教材也没关系,小编今天主要是想给大家分享思维导图、“框架法”这种学习方法。CPA考试的知识点内容不仅难还多和杂,如果考生们只是一昧地吸收大量知识,却没有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有逻辑的知识框架,那自然会越学越乱和累。
有许多考生都分享过他们在复习时会拿出白纸,反复地将框架写好几遍,每一次都能够查漏补缺,养成这种框架法学习就犹如脑海中形成一颗大树,树干和树枝都有了,那么再多的知识点就犹如树叶,自然而然地,繁茂生长,加油,CPAer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