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谎称妻女确诊以逃避上班,98年CPA

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829/4459083.html

年开年一场疫情,让无数“失业”后的中国人把真实的生活状态暴露在现实中。即使开启了全民“云办公”状态,但有些人却注定被淘汰。

微博上、朋友圈里、抖音里、快手里,各个平台都在感慨“疫情结束后,会有多少失业的人?会有多少公司倒闭?”

但是注会菌想知道,大家在这些失业的人中有没有想过自己?如果自己就是那个即将失业的人呢?现在还能安心的刷着抖音睡着懒觉么?

98年小姐姐在家备考CPA

临近毕业越安逸越慌张

最近注会菌在后台经常能收到很多关于“初次备考CPA”的求意见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个98年的应届生小姐姐,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去学校,决定在家备考CPA。

她发了很多碎碎念的话:

本来春招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班几乎一半的人都还没有签三方;

今年差不多将近万毕业生,拿了口头offer的年后保不齐都有变数;

进入大四后,焦虑感就已经在周围蔓延了,疫情开始后,在家待一个月彻底爆发了;

在这种情况下考CPA,就是想把实习的时间花在专业上多多沉淀自己;

但更多的,还是寻求内心的安宁吧。

......

的确,注会菌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让很多毕业生除了写论文就“无事可做”的话,他们大概也不会想到去考证书来寻求安全感,至少在刚刚毕业的时候对未来职场充满的更多的是激情和向往还有不屑一顾。

微博上看到一条热搜,和这个98年的小姐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男子不想上班谎称妻女确诊”,本来女儿只是简单的发烧,结果回家照顾女儿后,想着不上班白拿钱,就谎称妻女确诊了新冠肺炎,导致老板紧急隔离和他接触过的员工。

民警上门核实发现他撒谎,最终被拘留10天。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最常见也最本质的区别,有些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安逸,却看不到往后的困顿。

疫情严重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赶快复工,就怕企业受到影响,自己会被淘汰。还有多少人不顾安危奔波一线,就为了给抗击疫情做一点点贡献,而有的人,不仅自己内心狭隘,也给孩子做了错误的榜样。

成年人没有任性的权利,至少在“求生存”这件事情上没有。有句话说,躺倒的人和坚持学习的人,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以前注会菌只是听说,真正遇到挑战的时候发现人生何处无真理。

职场处处是危机和挑战

考CPA尚且只是一条试错和出路

在这场波及全民的疫情挑战中,注会菌觉得大家应该趁这段时间好好给自己前半生的职业生涯做个复盘。至少了解一下自己现在在职场中处在什么样的处境,面临什么样的危机和挑战,需要寻求什么样的出路。

为什么说考CPA是一次试错?所谓试错,说的就是根据已有的经验,采取系统或随机的方式,去尝试各种可能的答案。

经验告诉我们,CPA在会计行业中是含金量高、受欢迎程度高、信服力高的一本证书。但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每一本CPA证书都如大家所愿,最终实现了升职加薪的美梦,但对大多数财务人来讲,通过CPA去试错,已经是一条成功率最高的方式了。

年财务人所面临的职场危机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裁员潮”“降薪潮”“失业潮”等等,这些平时发生在自己身上概率很小的事情,突然就成为了大概率事件。疫情之下,公司熬过了倒闭,熬过了裁员,降薪就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考证当然是一种改变,但有一个词叫“相辅相成、互相成就”,CPA只是一本证书,不会开口说话不会表达自己,它需要转化为内在的实力,才能体现在真正的工作中。

所以寄希望于CPA,倒不如说寄希望于自己的努力,自己对专业的深化和坚持,自己所吃过的哭和流过的汗。

想用“不上班领工资”来占小便宜的人,和这些坚持学习坚持考证的人相比,一复工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输的彻底。

财会求职鄙视链

是歧视还是捷径

当然有很多人会觉得,为什么一定是CPA呢?考初级一样是学习。求职需要看真正的实力,而不能凭一张证书就草率的下结论,“证书鄙视链”就是赤裸裸的行业歧视。

但注会菌想说的是,“歧视”这个词向来只会出现在弱者的口中,没有人会去歧视一个强者,对没有证书的人来讲这条鄙视链是“歧视”,但对有证书的人和企业方来讲就是“捷径”。

职场中对于“试错”的容忍度比较低,HR招人是这样,实际工作也是这样。招聘的代价和成本太高,他们只能尽可能的“试对”,在半小时内利用简单的学历、工作背景、证书、性格特点、交流水平等等来判断,这个到底是不是我们企业需要的人。

而涉及到证书,简单来讲,在职场中初级就相当于中小学学历,CPA相当于大学学历,如何选择相信非财会行业的人心里也会有自己的答案。

当然,更多时候我们希望考生看到的是证书背后自己的实力和欠缺,而不是被证书禁锢住的升职和加薪,因为企业需要的是人才,他们更愿意选择CPA是因为CPA能增加你的实力,而不是CPA能给你升职的机会。

就像很多人忙着抨击高考制度一样,另外很多普通的学子却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

我们期望未来社会中职场中的歧视越来越少,但所谓的“证书鄙视”在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一种公平呢?

本文由注册会计师原创发布,编辑小七,排版注会菌。如需转载或引用需申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立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945.html